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博客 > 慢生活 > 武侠 > 正文
《逝去的武林:高术莫用》徐浩峰著全文在线阅读
http://www.360shiyong.com/      2019-3-22 20:54:01      来源:梦想还是要有的      点击:

《逝去的武林:高术莫用》徐浩峰著全文在线阅读


  李仲轩简介
  李仲轩(1915—2004),名軏,字仲轩,天津宁河县人,形意拳大师唐维禄、尚云祥、薛颠的弟子,武林名号“二先生”。其父系和母系均为京津地区的官宦大家族,因遵守“武林人士不能有官场身份”的门规,放弃做官机会。
  34岁自武林退隐,遵守与尚云祥的誓言,一生未收徒弟,晚年于《武魂》杂志上发表系列文章,提供了珍贵的史料和拳理,被誉为“中华武学最后一个高峰期的最后一位见证者”,在海内外武术界引起了巨大反响。


  李仲轩生平
  李仲轩先生年轻时,拜入三位形意拳大师门下,后退隐几十年,未曾受过武术表演化和商品化潮流的侵扰,他所见证的三位大师的生活、功夫造诣,令人窥见了原汁原味的中华武学。 
  李仲轩先生生于书香门第,被唐维禄悉心培养,被尚云祥、薛颠破例收于门下,三位大师看重的是他的文化素质。果然,一个甲子过去,人间经过又一个轮回,当三位大师的徒弟一辈人尽数凋零的时候,李仲轩凭借他的文化素质,给世人留下了三位大师的言行和武学。 
  收李仲轩为徒,是三位大师早有的深意。老一代拳师多因文化水平所限,即便武功修为很高,却深陷无法表达之苦,李仲轩能留下文章,是中华武术的一次险胜。 
  李仲轩的三位师父唐维禄、尚云祥、薛颠是民国武林的巅峰人物,其在武林的地位与当时张大千与徐悲鸿在美术界的地位相当 
  第一,他见证了三位大师的生活、功夫造诣,令人窥见了原汁原味的中华武学。” 
  第二,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武林风貌,纪录了许多武人武事。
  第三,书里有技术、有经验、有做人的道理,其立意很高,传达了中国武人“侠之大者,为国为民”的精神。 
  第四,武术来源于道家文化,但当今往往练武是练武、道学是道学,武术失去了上通道学的途径, 此书则把两者沟通在一起,说出了武术的无限进境。 
  第五,明清之际,一个叫的姬际可人无意在一破庙发现了半卷《武穆遗书》,并由此创建了内家拳的第一个拳种——形意拳。此后,这半卷《武穆遗书》一直作为形意拳的镇派之宝被传下去。金庸在他的名著《射雕英雄传》里就用了这个典故,《逝去的武林》一书刊登了现存的《武穆遗书》的习武口诀。
  
  形意拳
  形意拳,又称行意拳、心意拳、心意六合拳,中国传统武术,与太极拳、八卦掌齐名,同属内家拳之中。打法多直行直进,与八卦之横走,太极之中定有显著之差别.形意拳之短打直进用于战阵中最为适合,无花俏之招法,长劲亦是最快.两军交战,千军万马中,要能有闪转腾挪之地不易,只有直行直进,走亦打,打亦走.如黄河之决堤。
  形意拳,打法形松意紧,外形不拘一格,打法变幻多端的风格特点。在形意十二形中,重点突出所取动物的进攻技巧,不求形象但求意真的练法,五行中讲究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的内涵。

  连载稿
  序一
  李帼忠女士勤于笔耕,她的儿子徐骏峰跟她很像,慈眉善目,待人宽厚。此书为《逝去的武林》的姐妹篇,叙事笔法仍保持着质朴的纪实风格。
  李仲轩是当代武林卓有影响的人物,传承了民国武术大师唐维禄、尚云祥、薛颠的武学,是作者的长辈。此书分为家世、武学两部分,其家族成员们的回忆,上溯鸦片战争,事到如今。作者耗费大量精力,对收集到的散杂素材几番增删。
  这种私人化的历史叙述,所展现出的物品细节和人品性情,超出常识,可供小思一番:“国人是如何事到如今的?”写史,就该只叙述,不形容。作者简洁的行文,保住了真事态、真性情。
  
  江世雄
  2009年序于北京
  
  序二
  我与徐骏峰以特殊因缘相识,他的二姥爷李仲轩与我的祖父韩伯言同侍师形意名宿尚云祥。骏峰英挺儒雅,待人谦和,一派学者风范。
  《逝去的武林》一书出版后,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很大反响,使更多的人认识了形意拳这一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。如今骏峰不辞辛劳,煞费苦心,依据李老最后岁月讲述的薛颠武学代表作——“象形术”的口传线索,编纂成书,在《逝去的武林》后,又呈现给读者一部力作。
  我将全部书稿恭读一遍,掩卷沉思,感慨万千!作者所整理编纂的内容层层削剥,系统全面,依据充实,确是祖国传统武术文化的真谛精粹!作为后学,我们理应学习继承,发扬光大,无愧于先贤!
  
  韩瑜
  2009年序于岱下

  上编:李仲轩家世


  一、王鹰忆旧(王鹰为李仲轩表弟)
  
  王燮智擒飞贼康小八


  芦台王家有一件妻子逼死丈夫的事。丈夫性格软弱,看好了一位姑娘,想娶做小老婆。大老婆不让,他就吞食鸦片膏作威胁,觉得大老婆怎么也会叫人救他。没想到大老婆不让人救他,眼看着他死去。
  此人留下的儿子却是极有胆色的人,长子王燮,次子王照,三子王焯。
  王燮是掌门长子,祖上王锡鹏在鸦片战争中抗击英军殉国,获朝廷封号“第一刚节公”,因而王家长子有世袭官位。清朝继承官位是只有长子能继承,并且是逐代降级的,最初封的官再大,几代过后也会变为平民。不会逐代降级的是“铁帽子王”,是有限的几位。
  王燮继承时降了级,为京城右营都司,入京维护治安,当时二十五岁。京剧里有一出武戏《康小八》,说的就是他。
  民国的话剧影响最大的是时报剧,就是把社会新闻迅速变成短话剧,剧情较粗糙,台词是时势评论式的,主要是报道热门话题,生命力很短,时过境迁,便不会再演。中国的这种话剧,是从京剧来的,京剧里本有时报剧的传统。
  《康小八》是京剧时报剧,讲的是王燮智擒飞贼康小八的事。飞贼是有轻功的贼,北京历史上有两个有名的飞贼,一个是民国时的燕子李三,他是侠盗,劫富济贫;另一个就是清末的康小八,他是恶盗。
  康小八专门欺负弱者,他在京城北郊有自己的匪帮,有轻功还有手枪,他常入京作恶,但行踪诡秘,难以抓捕。
  《康小八》的京剧是个什么故事呢?和后来的八大样板戏之一的《智取威虎山》的故事类似,都是匪徒看上了卧底,非要拜把兄弟,或许是中国的匪徒有共通性,所以发生的事情雷同。
  《康小八》在京剧里是个演过即无的时报剧,在评剧里则是镇场子的剧目,评剧经典“八大拿”系列中便有一出是《拿康小八》。
  王燮在京城上任一段时间后,一日将事务交托给了副手,自己便失踪了。他微服私访,终于摸到了康小八的线索,打入康小八匪帮的内部。康小八见这个新投靠的人器宇不凡,一谈发现很有头脑,要和王燮结拜兄弟。王燮则暗召人马,亮出官府身份,抓捕了康小八。
  此出京剧,令王燮在北京市民中有了“王大人是好汉”的赞誉,用“好汉”来形容一个官员,并不多见。李仲轩的姥爷就是王燮。

  维新变法中的少年豪侠 王照


  王燮的弟弟叫王照,他年轻时把天津东部八个县城的民团武装都给组织起来统一练兵,结成攻守同盟的战斗模式。他被称为“王老总”,平定了天津东部的匪祸。
  这位少年豪侠转成文士,因为抗婚。他母亲能看着丈夫死,是暴脾气的人。她看上了一家姑娘,让王照娶,王照不答应,她就把王照锁进屋里,不给饭吃。家人劝他暂且答应这门婚事,然后以进京赶考的名义逃婚。
  他考进士是第一甲第六名。考之前他来了灵感,对人说他会考第六,结果竟然真是。在母亲死后,他和兄弟分了家,用自己分得的家产修了一座咸水坝,有了此坝,就可以防止洪水泛滥,也可以防止海水倒灌,因此获得了“仗义疏财”的美名。
  王照主张清廷以日本明治维新的方式变革,上奏要慈禧和光绪去日本考察。他上奏时是四品官,没有上奏的资格,奏本被扣了下来。王照对呈奏折的主管许应骙说:“你要不上奏,我就拦皇上的轿子。”
  许应骙无奈,将王照的折子上奏了,同时联合其他官员,上了六道弹劾王照的奏折,说王照包藏祸心,置皇太后、皇上于危险中。
  光绪看完这一起呈上来的七道折子,将许应骙在内的六个官员都免职了,升王照为三品,赐“上书房行走”,让王照享有直接面见自己的特权。
  虽然光绪没有采纳亲自去日本考察的建议,但光绪有心变法,王照成了变法的骨干之一,就任礼部主事。他的三弟王焯任吏部主事。
  康有为和梁启超的学生在科举考试上多没有中过举人,他们要当官,需要一位有身份的官员保荐,康、梁不能自己保荐自己的学生,所以多由王照写奏本保荐。
  王照与康梁都是维新派,但政见不同。康梁主张以光绪来变法,王照则主张以慈禧来变法。
  他看出慈禧还没有放权,光绪力量不足,而且慈禧并不守旧,她对西洋文化感兴趣,常把对外公使的女儿们召进宫,询问外国的事情。所以,王照的计划是让光绪督促慈禧变法,利用慈禧的权力迅速推进变法。让光绪以变革为重,不要急于争权。
  另一个与康梁不同的是,王照要争取中间力量。当时许多清朝的王爷们都倾向于变革,在光绪和慈禧之间采取中立,但在情感上更倾向于光绪。王照观察到变革是大势所趋,需要顺势而行,这些作为中间力量的王爷们是可以联合的。
  而康有为的主张,更符合光绪急于有一番作为的心态,光绪最终没有选择王照的策略。康有为自己取得高位后,陷入了盲目乐观,热衷于从王爷们手中抢权。
  康梁势力争到了一些虚的官位,却令原本倾向变革的王爷们采取了观望态度,最终都倾向了慈禧。
  局势不知不觉就变坏了,康梁决定发动兵变,软禁慈禧。当时在京城掌兵的是聂士成,他与王照是好朋友。谭嗣同让王照劝说聂士成,王照说:“你们这是误国,将光绪置于死地。”
  谭嗣同和王照私交好,听了这回答,直接就骂王照怕事。王照解释,自己跟聂士成是朋友,但聂士成忠于荣禄,一劝聂士成,聂士成一定会禀告荣禄,荣禄就会禀告慈禧。
  王照使谭嗣同打消了劝说聂士成的想法,谭嗣同就派了一个人去劝说袁世凯。那人没见到袁世凯,却回来跟谭嗣同说袁世凯给说动了。于是光绪召见袁世凯,直接讲了兵变计划。
  袁世凯有能力发动兵变,但兵变成功后,立首功的元勋是康梁,袁世凯的兵权还会被康梁掏空。康梁从老王爷手里抢权的事肯定引起了袁的警惕,而投靠慈禧,则能把持住兵权,所以他向慈禧告密了。
  戊戌变法失败后,王照和梁启超同船逃去日本。王照一直对梁启超印象好,觉得他比较客观冷静,比康有为更有才华。
  他出逃后,王家在芦台的老宅子便被清兵围了,家里几十口人都封在里面,买日常用品都是贿赂墙外的兵,从墙上垂下篮子让他们代买。
  慈禧抓不到王照,想杀他哥哥王燮。王燮作为武官,有英武之名,荣禄欣赏他,有心回护,对慈禧说:“王燮我了解,他是大老婆生的,王照是小老婆生的,两人不是一个妈。这对兄弟素来不和。”
  一句话救了王燮的命,其实王燮、王照的父亲正是因为娶不到小老婆才死的。
  光绪被软禁的消息传到日本,康有为宣布自己有光绪的“衣带诏”,写在衣带上的圣谕,要康有为营救他。在衣带诏的号召下,许多华侨向康有为捐款。
  康有为生活作风奢侈,逃亡时还带着小老婆,摆筵席要歌姬陪坐。梁启超和王照到了日本就把辫子剪了,康有为剪辫子还搞了个仪式,念了一大篇祭文。梁启超说闹成笑话了。
  王照说衣带诏是谎称,根本没有,结果康有为的学生就把王照看起来了,不让他出门。一次康有为请几位有身份的日本人吃饭,因为他们问起王照,所以把王照放出来作陪,王照对一位日本人说:“我得走。”
  那位日本人很机警,什么话都没说,起身带着王照向外走,康有为不好阻拦,王照就此脱离了康梁阵营。
  王照因为心情抑郁,身体大差,坏到吐了血。一个日本朋友让他住到樱花林子里,说医药无效时,就靠新鲜空气吧,你活过来就活过来了,活不过来我葬你。
  王照在樱花林里住了两三个月,身体竟然缓过来了。他念念不忘光绪对他的知遇之恩,化装搭船逃回了国。那时老恭王已死,儿子做了新的恭王。他偷偷地去见小恭王,说他想营救光绪。小恭王说不可能,劝他别想这事。
  他又秘密见了醇亲王,醇亲王劝他远走。他和这两位亲王都没有私交,面谈的时间都不长,两人不杀他还见他,一是他们尊重王照的人品学识,二是他们同情光绪。
  王照对营救光绪绝望后,就逃到外地,开始办小学。他办的小学特别照顾穷孩子,没有钱也可以来上学。
  虽然他是在逃犯,但两位王爷暗中保着他,他的朋友高了有巡抚、低了有名士,只要他不回北京城,所到之处的官府都对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所以他在南京办小学也没人抓他,甚至还在离北京一步之遥的保定办了小学。
  他潜伏了几年后,觉得在逃之身诸事不便,朝廷对变法人士的惩处已经松动,便回北京投案自首了。
  民间传说是拦了慈禧的轿子,如果拦的是慈禧,一定给杀了。他是向醇亲王投案的,醇亲王关了他一年,永不准他回京,便销了案,将他放了。
  坐牢期间,王照和一位叫杨一素的姑娘定下了情分。杨一素是满族人,满族一代一个姓,父子不同姓。比如,慈禧的娘家一族有的姓了宫,又如,和珅并不姓和。奶奶姓杨,满族里也有姓张姓王的,在哪一辈、以满语姓发音的哪一个音转成了这个汉姓,就不好考证了。
  她的父亲是内务府官员,与王照是好朋友。杨一素在王照入狱期间多次探监,王照被驱逐出京时,她离家追随王照。王照和她父亲便做不成朋友了,两个老哥们断交了。
  王照是我的爷爷,杨一素是我的奶奶。
  爷爷有个得意门生叫王璞,光绪送给爷爷的书法和光绪题跋的字画,他都留给了这位学生。爷爷离京后还是办小学,中国方块字读与写都很难,他借鉴日本假名的原则,发明了拼音字母,方便孩子们学字,同时办了《官话拼音报》在全国推广。
  他发明的汉语拼音正式名叫“官话合音字母”,因为私人发明拼音是违法行为,所以他的《官话合音字母》一书的首次发表是1901年在日本江户,署名为“芦中穷士”。
  “芦”指的是家乡芦台,他的芦台乡音重,奶奶是旗人,北京话发音准确,爷爷就借奶奶的发音,确立了注音标准。这个音标法后来向全国推广了,所以普通话发音得益于一位满族妇女。
  清朝灭亡后,爷爷在民国一样是名士。他的著作《水东集》出版前,叫父亲到北大给胡适带了一封信,要胡适作序,胡适来了。王照当时的家在积水潭,是段祺瑞赠送的一所老式宅院,赠送前经过了翻修。前院有果园,还有条“月牙河”,放着一条船,可以划到积水潭里去。胡适回到北大,说:“王先生家是仙境。”
  这部《水东集》的胡适序言被撕掉后,李仲轩的哥哥——李捷轩赠送给了宁河县文史馆一套,这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事情了。
  爷爷还著有《古来女子军事》,研究历史上女人参与战争的情况。还有《方家园杂咏纪事》,方家园是慈禧太后娘家发迹的地方,此书说的是清王室的秘闻。比如讲慈禧派人砍了清皇陵的一棵古树,光绪觉得坏了风水,很伤心。所谓杂咏,是他在每一段故事后面都写了一首诗,表达自己的感慨。
  爷爷去世后,因奶奶是北京的满族,她想自己死后就葬在北京,所以也想让爷爷葬在北京,家里没有钱给爷爷办丧事,就迟迟不发丧。
  爷爷是天津芦台人,依惯例是要葬在家乡的,名为“回灵”。当时王家的掌门人叫王元埔,是爷爷的哥哥王燮的儿子。王元埔跟奶奶说:“只要回灵,您一分钱不用出,我们全管了!”
  爷爷是大名人,他回灵是家乡的一件大事,芦台的乡绅们早把费用都预备好了,甚至从北京到芦台一路上送葬队伍歇脚的席棚都开始搭建了,但奶奶坚持要葬在北京。
  爷爷一生与佛道有缘,流亡日本时主要是与日本的僧人交往,他死后棺材停灵在了北京“拈花寺”。拈花寺有几处院子专给名人停灵柩,有的名人家在外地,死后停在寺里,一放便是一二十年。爷爷和奶奶的第一个儿子早逝,一直没有安葬,也放在那里。
  拖延了一些日子,奶奶实在拿不出在北京发丧的钱,无奈答应了回灵。芦台的钱立刻就到了北京,爷爷一发丧,各方的钱也就来了,光段祺瑞一个人就送来了一千块大洋。
  回灵的队伍浩浩荡荡,长子的棺材也随着爷爷的棺材回到芦台,一起安葬。各界人士送的花圈装了一节火车,京津多所大学为爷爷致祭。爷爷的葬礼办得风光极了,但奶奶在去芦台的路上忽然难过起来,抽了王元埔一个耳光。
  奶奶是有霸气的人,不管不顾,打王元埔时周围还有好多人。打得王元埔冤枉极了,但奶奶是他婶娘,他只能“唉”几声,跟别人打趣说:“我出钱出力,还得挨打。想不到,想不到。”
  爷爷一生不重名利,超出世俗,穿着上等长衫,却可以和底层人坐在一条板凳上。一年冬年,他瞧着进京卖萝卜的小贩可怜,便把前院的几间客房无偿借给他们住。小贩偷偷把屋里的地面凿破了,挖了个地窖存萝卜。
  奶奶很生气,觉得白让他们住,他们却搞破坏,要赶他们走。爷爷一笑付之,说:“你管他们干什么?就当没看见,让他们过完这个冬天吧。”
  爷爷是真名士。

(关注公众号后台回复 书名 看文)


关注NA姐获取更多精彩内容

发表评论(0)
姓名 *
评论内容 *
验证码 *图片看不清?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